陳俊
湖北省保康縣檢察院
援助西藏山南檢察機關干部
在得知湖北省檢察院對口援助消息后,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報名參加“援藏”工作,這一舉動也得到了領導同事的鼓勵和家人的支持。6月,我和其他幾位援藏干部一同來到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人民檢察院,聚焦履行經濟犯罪、職務犯罪檢察職責開展工作。
這一次的援藏對我來說是一段寶貴的人生經歷,讓我得到歷練和成長。入職不久,我所在部門就接手了公安機關提請的一起職務侵占罪存疑不起訴復核案,涉及到20余本卷宗以及提請復核意見書。山南市檢察院迅速組建起了一支由援藏干部參與的辦案團隊,團隊成員發揮“老帶新”作用,通過多種方式搜集相關案例,歸納整理類案辦案經驗,充分討論開展交流,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最終取得了較好的辦案效果。
山南市作為祖國邊陲,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援藏期間,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國式現代化在山南市的生動實踐。藏族同胞居住條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態環境變美,這些成就離不開黨的邊疆政策和治藏方略的引領,離不開一代代干部群眾不懈奮斗和全國各地的支持和支援。在新時代新征程下,作為一名援藏干部,我更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沒有終點,黨和干部群眾的不懈奮斗的腳步沒有終點。接下來,我將時刻不忘初心,不負囑托,繼續在山南書寫檢察擔當。
一次援藏行 一生援藏情
付心竹
湖北省當陽市檢察院
援助西藏山南檢察機關干部
今年是援藏30周年。30年來,一批又一批的湖北檢察援藏干部從湖之北到山之南,跨越3600公里,來到海拔3600米的“藏源”山南,為當地檢察事業、法治事業默默奉獻。很榮幸,在今年6月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投入并接續這項偉大光榮的事業。
根據個人專業和工作經歷,我主要負責協助辦理普通和重大刑事犯罪案件。和內地相比,西藏有其獨特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因此在司法理念和案件審查認定的標準上也存在一些差異。通過和部門藏族同事研討案件和日常交流,我們彼此分享經驗,相互取長補短。
山南市轄十二個縣區,大多數為基礎薄弱的山區小院,檢察業務發展不均衡。根據市院統一安排,我和其他援藏同志組成幫帶小組,下沉到各基層院開展“一站式”幫帶工作,協助培養本地優秀檢察人才,變“輸血”為“造血”。高原很壯美,但是也很殘酷。稀薄的氧氣、強烈的紫外線、肆虐的風沙,無時無刻不是對人身體和意志的考驗。尤其是基層,條件更加艱苦。但我所到的基層院,見到的每一名檢察干警對檢察工作都飽含熱情,對艱苦的環境沒有任何怨言。他們在祖國邊疆、雪域高原日復一日堅守,默默無聞奉獻,這種平凡中的偉大讓我肅然起敬。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我看到了西藏的美,也體驗了西藏的苦,更感悟到了西藏干部群眾“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崇高精神,這些都將成為我人生中的寶貴財富,激勵我在未來的道路上不畏艱難,勇毅前行。
千里援藏 不負使命
張子康
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檢察院
援助西藏山南檢察機關干部
西藏是一片充滿神秘和傳奇色彩的土地,有著獨特氛圍。6月,當我被選派至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參加檢察機關對口業務援助工作時,我的內心忐忑又激動,既有對高原氣候環境能否適應的擔憂惶恐,也有對援藏工作的滿滿期待。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次工作地點的變遷,更是一場責任和使命的擔當。
圖為張子康(左二)與評查組在扎囊縣院開展案件評查工作
地處雅礱河畔的山南市是藏文化的發祥地,我有幸在山南市人民檢察院從事未檢工作,參與涉未刑事案件辦理、法治宣傳、綜合履職等工作。同時,我也與其他援藏同志一道前往乃東、扎囊、瓊結、加查等山南下轄區縣進行檢察業務傳幫帶和案件質量評查工作。這些基層院雖然條件艱苦、人員匱乏,但每一名檢察干警都很敬業,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學習熱情都十分高漲,對于業務交流無比熱衷。若將援藏干警比喻為火,藏區干警則是燈,火勢愈烈,燈光愈明。
清風長拂,日月永明。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在這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抬首便是澄眀藍空與近在咫尺的云層。放眼望去,這片地理上的高地,在黨的領導下,在當地干部的無私奉獻下,在一批批援藏干部的前仆后繼下,已然成為民族團結、穩定和諧的幸福高地。